研修班学习感想(1)
【按语】去年暑假参加了一个研修班,听了几个讲座,这是当时写的两则感想。之所以时隔一年才拿出来,是不希望有更多的人产生不必要的联想;之所以时隔一年还要拿出来,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。讲座人姓名用字母代替,工作单位略去。
研修班学习感想(1)
(一)
时间:7月5日上午
专家:WG
题目:核心素养引领的教师专业成长
我的收获与体会:
对“核心素养”的概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,对新课程标准的各个目标层级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。过去提“三维目标”,现在整合为“核心素养”,核心素养同时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,包括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两个方面,然后还可以细分,很复杂,让人眼花缭乱。我的体会是:所有这些研究、论证、阐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,只不过是那些专家们争夺话语权而已。
我的思考与困惑:
中国的教育需要什么?新名词,新概念,新术语?什么也不需要,除了基本的常识和一点点良心。我的困惑很多,拟在学习小结里集中谈。
(二)
时间:7月5日下午
专家:ZZF
题目:教科研论文的写作指导
我的收获与体会:
从义理、考据和辞章三个方面谈了教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,很全面,也很细致,还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,对于想写论文的老师应该有很大的帮助。但对我没有什么用,因为我不想写论文。
我的思考与困惑:
为什么要写论文?正如张教授所说,如果不是自身专业发展需要和个人兴趣爱好,而只是迫于学校要求和自己评职称的需要,那这样的论文不写也罢。现在的论文也好,课题也罢,可谓汗牛充栋,真正有价值的几近于无,大多是文字垃圾和概念游戏,甚至东拼西凑,胡编乱造,风气之坏,令人目瞪口呆。
(三)
时间:7月6日上午
专家:YYK
题目:从脑科学角度谈教育与学习方式的转变
我的收获与体会:
果然,杨教授开篇就说到,“核心素养”里的几乎所有概念都是错的,完全没有科学依据,是拍脑袋的结果,他说“核心素养”会把这一代孩子折磨得很惨。我不同意后半句话,“核心素养”云云只不过是那些专家们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而已,至多只会拿来折腾教师。孩子们早就被折磨得不成人样了,跟“核心素养”无关,而是跟“人的教育”还是“非人的教育”直接相关。
我的思考和不困惑:
杨教授主要从科学的角度谈教育,因为有大量的研究数据,结论大多是可信的。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,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,人的学习行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情,同时,学习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,对这样一个十分复杂又非常重要的事情,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,去尽量地认识它,了解它,我是说尽量地了解它,你不可能完全了解它,因为科学不是万能的。杨教授有科学主义倾向,这一点就不说了,在当今中国的语境下,还没有树立起科学的权威,谈什么科学主义?而我们去研究了吗?西方国家研究了至少200年,而且都是一些最聪明的头脑在做这个研究。我们不去研究,那我们借鉴人家的成果总可以吧。不行!因为我们的教育不是科学,我们的教育是政治。这正是我们的教育的全部症结所在。
(四)
时间:7月6日下午
专家:JF
题目:教育实践中的学生观察
我的收获和体会:
果然,江教授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:各种各样的研究课题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有帮助吗?他希望听到的答案是:没有帮助。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,课题也好,论文也好,他们与教育教学实践是没有关系的,它们只是评职称的需要。所以教授说“我们的教育已经混蛋到透顶了”。现在说这个话根本不需要冒什么风险,骂中国的教育几乎成了“政治正确”,这是一件非常吊诡的事情。江教授让我们看了一部法国电影《四百击》,以此为例,阐述了他的所谓“现象学观察”的方法,这对我很有启发:现象中就有问题,现象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。
我的思考与困惑:
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当然会观察到很多“现象”,并且也能对这些现象做出一定的分析和解释,但这又有什么用呢?根本问题不解决,现象学观察也好,现象学还原也好,最终也只能落得个现象学“悬置”。
学习小结
学习还没有结束,先谈谈这两天的想法。
1、我们的教育有没有问题?有,而且很严重!这是大家都知道的。我们,无论是专家教授,还是校长局长,抑或普通教师,能不能大有作为?不能!这个太难太难了!因为这不是教育的问题,这是生死存亡的问题。你自己没有做烈士,就没有资格要求别人。就算你自己想要做一个真正的猛士,恐怕也不能绑架别人:对人性的懦弱还是要抱一种理解的同情和宽容。
2、我们能不能小有作为呢?能的,但是也很难。就总体上讲,人是软弱的、因循的、贪婪的和愚蠢的,要想做一点事情,总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,做出一定的牺牲,谁愿意?那么,我们再降低要求,微有作为,做一点点有意义的事情,一点点,就一点点。我觉得这是谁都可以做到的,都不需要做出牺牲,甚至还能给你带来现实的利益。现在的问题是,绝大多数人没有做。什么原因?我想来想去,唯一的原因是:愚蠢。
3、朋霍费尔说,愚蠢不是智力上的缺陷,而是道德上的缺陷,愚蠢是无法救治的,只能救赎。我基本同意这个看法,但我们这个民族缺乏形而上的超越的力量,救赎之道付诸阙如。怎么办?我觉得有一个差强人意的办法不妨一试,那就是讨论。所以,我建议我们这个研修班要有讨论。报告也好,讲座也好,固然有它的意义,但互相讨论更有价值。
2016-07-06